鸿岳资本把市场视作一台不断重构的机器。短期是噪音,长期是故事;掌握两端,需要技术与人性并举。
行情动态观察:通过高频数据(成交量、委比、期权隐含波动率)与宏观指标(PMI、CPI、利率)联动构建信号矩阵;使用移动平均、成交量突变与情绪热度作为触发器。数据来源推荐Wind、Bloomberg与交易所原始委托簿(参见CFA Institute关于市场微结构的讨论)。
心理研究与行情研判:把行为金融纳入研判模型,识别锚定、从众、过度自信等偏差(参考Shiller《Irrational Exuberance》)。建立投资者情绪指数(新闻情感+社交声量+资金流向),并在模型中设定情绪阈值用于抑制追高或抄底的冲动交易。
财务策略与基金投资:构建三层次配置——防御性现金/债、主动权益基金、策略性对冲。基金尽调流程:1) 定量回测:年化收益、最大回撤、Sharpe与Alpha;2) 定性访谈:投资哲学、一致性与团队稳定性;3) 法务合规与费用透明度审查。推荐参考BlackRock与晨星的尽职调查框架。
股票收益评估:采用自上而下的情景法(基线/悲观/乐观),结合DCF与相对估值(PE、EV/EBITDA),并用蒙特卡洛模拟测试不同假设下的收益分布(参考Fama & French因子模型以校准风险溢价)。
详细流程示例(从信号到执行):1) 日内监控触发器→2) 情绪与基本面复核→3) 资金规模与止损/止盈规则设定→4) 组合调仓并记录交易理由→5) 事后归因与行为偏差复盘。
结尾不于套路,更像一张地图:指标是经纬,心理是指南针,策略是行囊。将量化与质性不断融合,才能在市场起伏中保持韧性与扩张能力。(参考文献:Shiller, 2000;Fama & French, 1992;CFA Institute报告)
你更愿意投票参与哪种策略?
1) 稳健配置(低波动、长期复利)
2) 套利/策略(中短期博弈)
3) 高风险高回报(集中持仓)
4) 先观望,关注情绪信号